
進入由指紋識別門開啟的工作室,在專業教師團隊的指導下,“聾人安全出行智能頭盔”“殘障人士居家安防監護系統”“手語實時翻譯系統”等,一個個由特殊創新團隊孕育的特殊科技創新項目,在春日的校園里靜靜地生長著……
4月17日上午,在天津理工大學23號樓,由該校聾人工學院、電氣電子工程學院聯手打造的“協同育人學生自主創新項目”,正在各間創新工作室內熱火朝天地進行著討論。與其他高校創新團隊不同的是,這里各團隊成員均由聾人學生和健聽學生組成,他們交流的方式也是普通話、手語、音轉字APP同時進行。
細致入微的改變與創新,為的是提升殘障人群的生活品質?!皻堈先耸烤蛹野卜辣O護系統”課題組組長、聾人工學院2016級學生彭奕佳認為:“學以致用。我們親手做出殘障人需要的產品,更貼心,更有意義?!?/span>
該團隊總負責人、電氣電子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簡皓說:“聾人學生和健聽生一起組建團隊進行科技創新,既能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同時也是聾人學生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好方法?!?/span>
“協同育人學生自主創新項目”創立幾個月來,從最初的15人,發展到現在擁有10名指導教師,本、碩、博82名成員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