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電氣電子工程學院的三尺講臺走下來,又奔往工程訓練中心主持教學教務研究工作, 忙碌充實的節奏已成為天津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主任高強的日常。從事教學工作20年來,高強不僅在教學過程中敢擔當、勤務實,專業素質過硬,而且創新思維強,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入選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創新人才培養計劃”。
實訓實踐是工科高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原有大學實踐環節多重視實踐能力培養,對工程素質的培養關注不夠。2016年,運行十年的天津理工大學工程實訓中心在高強的牽頭帶領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之路。歷經三年,高強針對工程實踐教育改革進行了探索,帶領工程訓練中心教師,創新性地將生產管理體系標準融入實訓實踐教學環節中,從“工廠化模擬環境"的構建,如規范化的各類實驗室安全和操作標識的布置、環境監控的展示,達到“環境育人”,到工廠管理文件與實訓教學過程的結合, 如實驗設備的運行狀態檢查表和危險源分析表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完成了新的實踐環節培養模式。
煥然一新的工程訓練中心以高水平高標準高規格的風貌結成了累累碩果:與12家企業共建實驗室,與9家企業開展產學研一體化實踐基地建設合作,為學生實習實訓集聚了優質的設備資源和先進的技術資源;近三年來累計獲得國家級一等獎7項、國家級二等獎8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下大力氣引入“6S”管理理念,進一步改善了教育教學環境和硬件條件,教具、樣品實現了標準化和規范化。值得-提的是,2018年工程訓練中心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項國家管理體系標準認證,這意味著中心的教學管理和日常運行管理水平上升到了新的階段,在全國高校工訓行業內走在了前列。
此外,高強還幫助青年教師制定并逐步落實《青年教師職業規劃》,實現了對40歲以下青年教師“傳幫帶”的全覆蓋,不斷提升團隊綜合實力,為力爭創一流的工程訓練中心積蓄力量。
本報記者 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