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教育報對我校開展“四史”育人實踐活動教學活動進行了報道,全文如下:

本報訊(記者劉佳)為落實“四史”學習教育工作要求,從“四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近日,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思政課教師和學生理論社團成員走進薊州區(qū)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館和盤山烈士陵園,開展“四史”實踐教學活動。
師生一行首先來到薊州區(qū)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碑,向抗日英烈表達深深的崇敬之意和濃濃的緬懷之情。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館,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楊凡以講解員的身份,為學生系統(tǒng)講述了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脈絡,以及黨領導下薊州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歲月。楊凡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以“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史”為題,就“四史”研究的選題與方法,為學生們作了現場講授。
在盤山革命烈士陵園,天津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郭滇華以“重溫偉大抗戰(zhàn)精神,凝聚砥礪奮進力量”為題作了“四史”教育開課講話。她深刻闡述了“四史”育人的重要意義,鼓勵師生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zhàn)精神,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珍惜韶華、接續(xù)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在幽靜肅穆的烈士陵園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徐一卯以“一位老八路記憶中的冀東抗日”為題,聲情并茂地為大家講述了八路軍老戰(zhàn)士徐鯤的真人真事。鮮活的歷史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及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才是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也雄辯地證明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四史”育人專題實踐教學讓大家經歷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洗禮。
郭滇華表示,“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讓“四史”教育走進思政課堂,將“四史”學習融入思政教育,意義深遠、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學校將以此次“四史”實踐教學活動為契機,持續(xù)深入推動“四史”育人進課堂、進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