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下午,天津理工大學啟動大中小學生生涯成長研學營活動,首批來自市民族中學、第九中學、水上小學3所學校的近百名學生走進天津理工大學“百年風華”黨史學習教育展、電子顯微鏡中心、“海天一體”實驗室、明理農場,在這4個研學點輪流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電鏡設備科普、船舶仿真系統操作、農作物采摘體驗等研學活動。今后,天津理工大學將開辟3條研學線路、共15個研學點,訂單式向有需求的中小學開放,開發一個個符合“雙減”要求的活動課程,助力學校開展課后服務。
“從沒這樣觀察過,電子顯微鏡讓我們看到蝴蝶翅膀、月季花瓣等放大幾百倍、上千倍后,竟會變得如此神奇!”在理工大學電子顯微鏡中心,九中高一4班學生谷士川興奮地表示自己大開眼界。在“海天一體”實驗室,中小學生進入270度船舶操縱模擬器,在駕駛室當起“駕駛員”,體驗“船舶操縱”課程。“就像真的在海上,科技感太強了!”民族中學高一1班學生李佳蒙說。在黨史學習教育展,中學生們通過大學生志愿者的講解和觀看圖片、文字、視頻等,回顧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在明理農場,小學生們邊聽講解邊采摘青蘿卜、大白菜等,忙得不亦樂乎……
據天津理工大學黨委學工部部長劉江濤介紹,組織開展大中小學生生涯成長研學營,是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力“雙減”政策落實落地,“我們還將與中小學常態化溝通,不斷探索課后服務形式和載體,持續開發符合‘雙減’要求的活動課程,推動中小學課后服務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