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重中之重。天津理工大學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持續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扎實開展“迎盛會、鑄忠誠、強擔當、創業績”主題學習宣傳教育實踐活 動。學校堅持以創新為引領,奮力在“大思政”格局構建、教風學風建設、綜合實踐平臺建設等方面打造出更多的“天理樣本”, 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深學篤行鑄就政治忠誠
“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練就過硬本領,積極投身實踐,勇立時代潮頭,在實現 中國夢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綻放青春光彩,書寫人生華章。”“五四”青年節當日,天津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劉東志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為全體學生講授2022年形勢政策教育課,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做“兩個確立”的忠誠捍衛者和堅定實踐者,同學們紛紛表示學有所獲、學有所得。這也是學校深入開展忠誠教育的一個縮影。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天津理工大學持續強化政治忠誠,用黨的創新理論滋養初心引領使命。今年以來,學校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集中培訓、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學習研討,舉辦2場專題輔導報告,各級黨組織開展忠誠教育專題學習260余次,覆蓋4829名黨員。
聚焦為黨育人使命,不斷強化青年政治思想引領,積極組織召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舉辦師生思政微網課等特色活動,增強青年師生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立德樹人構筑“大思政”格局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天津理工大學不斷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融合發展,以專業思政建設為龍頭,系統推進思政改革創新。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思政課程群和大中小一體化思政課建設,打造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和“課前三分鐘”微課堂,強化分階段、有針對性的思政課探索。
種地、管理、收獲,觀鳥、捉蟲,藤草、拔菜……在學校“明理農場”,同學們呼吸 泥土的芬芳,展望四季的翠綠,咀嚼勞動 的甘苦,從課堂走到“野外”,在農場內親身體驗勞動的過程,在勞動中提升綜合素 質。在勞動間隙,最新的政策解讀,師生普 遍關心的學習熱點,常常在師生肩并肩的 交流中走心入腦。
天津理工大學注重將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把勞動能力培養、勞動習慣養成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各學院還把“三會一課”開在勞動現場。師生們與負責農場日常養護工作的大叔大媽成了“知心 朋友”,接地氣沾土氣的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無聲”。
與此同時,天津理工大學不斷創新育人模式,把功夫下在細微處。線上平臺設置課程專屬 交流討論區,朋輩小講師時刻在線、小微問題實時化 解、輔導預約服務滿足多元學習需求;線下學堂開設 多個功能齊備的學習空間,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學習 輔導活動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今年5月,清朗學堂暨明理家園“一站式”學生社區正式啟 動,線下陣地設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學堂,并在各學院 建設清朗學堂學院共享平臺。通過線上線下雙平臺建 設,為學生提供文化育人、學業輔導、就業創業、心理 咨詢等服務,更好地滿足學生多樣化思想學習生活需 求,打通了育人“最后一公里”,完善了“大思政”育人格局。
銳意進取推動創新發展
天津理工大學堅持突出爭創一流、強化黨建引領,以“創業績、創實績”作為主題學習宣傳教育實踐 活動工作的落腳點,不斷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 度融合,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基石。學校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廣聚一流人才。實施“明理學者計劃”,面向海內外 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先后舉辦兩屆“明理學者”國際論壇,搭建了海內外人才與學校溝通交流的平臺。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等制度,以更大 力度、更實舉措推動中央和市委關于人才工作的決策 部署落地生根、落實見效,引進培養國家杰出青年等 領軍人才4人、拔尖人才5人、新銳人才17人、創新人才80人。
聚焦我市產業布局,天津理工大學整合學校優勢 資源,培育碳中和與先進裝備等5條創新鏈,新建生 命健康智能檢測和海洋能源與智能建設兩個研究院, 主動對接企業,探索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學科專業建設 取得顯著成效。此外,學校還啟動“藍海”計劃,完善科 教、產教“雙融合”培養體系。19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22個專業入選市級一流專業,12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居市屬高校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