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設美麗田園、美麗村莊、美麗庭院,打造興業、宜居、文明、幸福之鄉,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7月15日,天津理工大學師生理論宣講團冒著酷暑走進薊州區下窩頭鎮,開展“奮進擔當鑄忠誠,凝聚偉力向未來”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主題宣講活動,與農村黨員干部群眾代表一起,通過現場宣講、面對面交流、發放理論讀物等方式,用家常話講活大道理,用小故事彰顯大時代,把黨代會精神送到基層、傳到田間地頭,推動黨代會精神進入尋常百姓家。
在下窩頭鎮趙莊村、小王各莊村、大王務村、利民村黨群服務中心,在田間地頭和部分村民家中,宣講團成員用鮮活的故事解讀精神,用通俗的語言講清道理。一場場深入淺出的宣講報告,引起村民們的強烈共鳴。
“學校組織師生骨干根據專業特長成立多支隊伍,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宣講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就是為了扎實有效推動黨代會精神走進基層、走進群眾,使干部群眾進一步加深對黨代會精神的理解,激發大家干事創業的熱情,奮力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局面。”天津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劉東志在宣講活動現場開門見山。
“黨代會盯準老百姓缺什么、盼什么、喜歡什么、憂慮什么,拿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天津方案’。”在趙莊村黨群服務中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天津理工大學理學院教師宋云燕帶著滿滿的“干貨”,與村民分享參會感受,并圍繞鄉村振興主題、結合身邊實例與農村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帶來一場振奮人心的“精神大餐”,現場不時響起熱烈掌聲。
“大家看,按照鄉村振興的總體規劃一步一步推進,咱們的鄉村環境和生活品質這幾年有了很大變化,大家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為‘三農’事業提質增效提供了具體深入的行動指導,聽黨話、跟黨走,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天津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師團成員、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晉利珍的宣講語言通俗易懂、實例形象生動,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老師,我們農村干部怎樣把黨代會精神和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增強大家發展農業的信心和決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聚焦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目標導向,我們要把黨代會決策部署和正在做的事情結合起來,給群眾講清未來五年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群眾最關心的農業農村發展、農民致富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幫助他們了解政策,讓大家對搞好農業、建設好農村更有信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要用自己的勤勞雙手實現增收致富……”宣講結束后,村民們仍意猶未盡,圍著宣講團成員互動交流。
隨后,宣講團又來到村里辣椒、蜜薯種植試驗田和部分村民家中,結合科技興農、助力鄉村振興等話題進行調研式宣講。
“今后,我們還將組建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青馬工程’學員以及不同學科專家學者等多支隊伍,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行接地氣、冒熱氣、有生氣的分眾化宣講,把師生親身感受到的發展變化作為‘鮮活教材’有機融入思政課程,推動充滿時代內涵的黨代會精神在基層扎根。”天津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劉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