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學校2025年“明德講堂”師德巡講系列活動第十四講(總第161講)開講。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秦娟以“三尺講臺上的育人實踐”為題,為青年教師作專題宣講。

秦娟結合多年教育教學的經歷,闡述了課程思政從理念落實到育人實效的轉化路徑。一是“破局”——實現從“知識灌輸”向“價值引領”轉型,即從聚焦知識傳遞的傳統“教教材”模式,向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全鏈條的“育人才”模式轉變。以《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為例,展示了如何通過“三句半”等生動形式,將技術原理與工匠精神、家國情懷融為一體,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的協同并進。二是“創新”——探索課程思政的多元路徑。以《人工智能導論》《集成電路工藝》《信號與系統》等課程為例,展示了引入“科技倫理與社會責任”模塊、設計“從沙子到芯片”實踐項目、“感悟家國情懷”角色扮演等不同形式的課程思政教學。三是“賦能”——打造“課程——科研——實踐——文化”四位一體的育人體系。以課程教學為基石,以科研探索為引擎,以實踐應用為橋梁,以文化浸潤為紐帶,相互滲透、協同促進,為教師職業發展全過程賦能,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
青年教師紛紛表示,要將秦娟老師分享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實踐教學,努力以師德之光點亮課堂,以思想之火照亮學生成長之路,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