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理學院黨委于日前開展師德師風專題培訓。

本次黨員集中培訓采取個人自學、集中學習、現場教學和研討交流等方式,帶領學院黨員教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師德師風建設的重大意義。
6月26日-27日,黨員教師在學校開展集中自學,學習內容涵蓋《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八項規定改變中國》等重要內容,并結合教育領域典型案例進行警示教育。
6月28日至-30日,學院黨員代表赴山東曲阜開展為期三天的集中培訓,將傳統文化浸潤與師德師風教育深度結合。

在中國教師博物館的現場教學中,黨員教師以“師道溯源”為脈絡,系統追溯教師職業起源與師德建設的歷史邏輯,將教育家精神與“時代楷?!鄙疃热诤稀T邳h校教師的引導下,眾人透過歷代教育典籍、教具展品與師德典故,于復原的孔子杏壇講學場景前,深刻感悟“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切實體會教師職業自誕生起便肩負的育人使命。在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實物手稿前,大家細品其“生活即教育”理念中蘊含的無私奉獻精神,對照“時代楷模”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先進事跡,感悟師德典范中紀律自覺與育人擔當的傳承。
黨員教師不僅明晰傳統師道對現代教師行為規范的啟示,更將展陳中于漪“站上講臺就是生命在歌唱”的育人信念、支月英“扎根鄉村教育36年”的堅守精神融入思考,深刻認識師德作為教師職業靈魂與根基的重要意義。在“名師堂”展區,眾人駐足葉圣陶“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箴言前,結合“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們的先進事跡,系統梳理從先秦師道到新時代“四有”好教師標準的演進脈絡。在黃炎培“手腦并用、教學合一”的職教理念與當代“大國良師”的育人實踐中,構建起跨越千年的師德傳承譜系,切實強化師德在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價值認知。
大家紛紛表示,要將所學所感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為教育事業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