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天津市河東區教育局主辦,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學承辦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助力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主題活動順利舉行。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學黨委書記馮玉忠對各單位代表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青少年成才離不開家庭“第一課堂”的浸潤、學校“主陣地”的引領和社會“大熔爐”的錘煉。要以“5?15”家庭教育宣傳月為契機,攜手社會多方資源,構建教聯體工作聯盟,凝聚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智慧與力量,共同打造河東特色的育人品牌。



在教聯體簽約儀式上,學院與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學、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學華英學校、天津市伯苓高級中學分別簽訂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合作協議。
黨委學生工作部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學校始終高度重視思政課程與學科建設,將思政育人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基于價值引領、課程培養和育人路徑三個維度,重點介紹了學校馬院的建設成效、思政教師隊伍素質過硬的團隊優勢,以及依托“一站式”學生社區開展專題交流和研學活動,連續7年獲評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單位的突出成績。她強調要發揮高校學科資源優勢,助力構建教聯體工作聯盟,共同推動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
隨后,各單位代表深入班級與師生進行交流互動。其中,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劉欣怡和袁文杰從自身經歷出發,圍繞“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與五十四中高一(2)班和高一(3)班同學進行討論交流。

宣講人袁文杰以“繪畫未來人生畫像”和趣味問答的形式,帶領同學們快速融入課堂,一起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他通過課堂互動與職業生涯講解,讓同學們明確人生目標,領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宣講人劉欣怡課前設計身份互換體驗打破師生隔閡。課上展示自己的支教紀錄片,真實展現山區的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當鏡頭定格在學生送別支教老師的熱淚瞬間,現場自發響起熱烈掌聲。隨后通過“繪畫未來人生畫像”幫助學生將抽象理想具象化,借助“生涯魚骨圖”工具引導學生梳理個人優勢與成長路徑。課后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很多學生表示自己找到了奮斗的方向,并開始有意識地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

近年來,我校在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家校社協同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學校將以現有成果為基礎,借助學科專業優勢,優化實踐育人體系,整合多方資源共同搭建家校社聯動平臺,創新開展生涯規劃指導、心理健康講座、志愿服務項目等活動,構建“理論教學——社會實踐——情感浸潤”的全方位育人模式,讓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學生成長的全過程,切實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實現實踐破圈、交融共贏的大中小學教聯體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