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工程訓練中心智能機器人綜合實訓平臺迎來首課,標志著工程訓練中心在探索新工科人才實訓培養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作為現代工程訓練課程的核心實踐基地,該平臺面向機械工程、自動化等傳統優勢工科專業及機器人等新工科專業學生,全真模擬車間級智能制造場景,構建高校與企業無縫對接的“人才輸送鏈”的重要環節。
智能制造場景全要素復刻
該實訓平臺整合機械臂、視覺檢測系統、AGV物流車、數字孿生等工業要素,利用模塊化設計還原智能工廠生產鏈。學生需完成從原料倉儲、機器人搬運、視覺分揀到成品碼垛的全流程操作。在“柔性生產島”模塊中,學生需通過PLC編程實現四軸機器人與傳送帶的協同作業,并在工業相機輔助下完成毫米級精度裝配。
校企協同破解人才供需錯位
課程研發期間,工程訓練中心相關負責人帶領課程開發團隊深度調研全國范圍內相關產業供給情況及高校培訓情況,反復開會討論方案的可行性,與學校支持部門召開多輪研討會議,最終建成智能機器人綜合實訓平臺,將工業現場典型任務轉化為教學案例。平臺配備的協作機器人支持多模態交互,學生可通過語音指令切換焊接、噴涂等12種工作模式。實訓過程產生的生產數據將上傳至云端,教師可通過大數據分析追蹤學生操作軌跡,精準定位技能短板。

隨著智能機器人實訓平臺的啟用,中心實訓教學已形成涵蓋基礎認知、虛擬仿真、實景操作的三階工程訓練體系。這一創新實踐,將從人才培養的起跑線助力破解“智能制造領域的人才荒”,也標志著工程訓練中心在數智時代背景下的新工科實訓教育進入“全鏈式”培養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