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探尋津派文化 逐夢青春華章”實踐團奔赴天津多地,感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中對“津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傳津沽紅色基因,承先輩赤子之情
實踐團步入北洋法政學堂舊址,懷著崇敬之情誦讀李大釗的《青春》,親身感受到那段波瀾壯闊、豪情萬丈的崢嶸歲月。在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內,實踐團通過豐富的歷史文物、翔實的文史資料以及生動的場景全方位、多角度感悟戰役全貌,了解革命先輩們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大家紛紛表示,要傳承深植于津沽大地的紅色血脈,樹立強國有我的遠大志向,勇擔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

探尋津沽商脈,感悟工商底蘊
實踐團走進天津電力科技館,通過現代科技手段,了解電力的發展歷程以及對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在“百年記憶”工業展中,實踐團從近代工業搖籃到現代智造先鋒的滄桑巨變令人動容。穿梭于工業遺存與尖端科技之間,實踐團在此觸摸到城市發展強勁的創新脈動,深刻領悟天津工商文化“實業救國、實業報國、實業強國”的代際傳遞特點。

守津衛民俗根脈,啟文化振興新程
實踐團來到楊柳青古鎮民俗文化館進行參觀學習體驗,感受深厚文化底蘊,觸摸歷史文脈。年畫作坊里斑斕的色彩訴說著吉祥愿景,精巧折扇上的紋樣傳遞著手工的溫度與匠心傳承。實踐團通過親身體驗其制作過程,不僅讓成員們驚嘆于傳統技藝的精妙絕倫,更深刻體會到在新時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緊迫與價值。

溯海河文化潮流,筑津門發展基石
實踐團沿著海河兩岸,觀看滄桑古橋、現代廣廈、文化圖騰等內容。天津工業展覽館的舊工業遺存融合意式與現代風格,展現“實業報國”歷程與成就;步入鐘書閣,古典意式建筑與現代設計交織,實踐團沉浸書香,感受建筑文化煥發的時代活力。走進民園廣場,觀看下沉草坪與羅馬柱廊,實踐團柱廊暢談,共話過往;駐足瓷房子,實踐團驚嘆其琉璃華彩與匠心獨運。實踐團成員沉浸河岸鑄就的立體史詩,震撼于建筑承載的文明厚度,矢志守護河畔瑰寶,讓世界聆聽城市記憶的深沉回響。

下一步,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廣大青年將把津沽大地的豐厚文化滋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勇擔傳承歷史文脈、開創時代新局的時代使命,讓青春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上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