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學化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樂園道地鐵站、天津科技館、丁字沽街道社區、西青區第六埠村、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天津中醫藥大學“如意藥嶺”等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以“專業+服務+文化+思政”育人模式,讓化學智慧、國藥文化與生態理念在實踐中落地生根。

扎根公共空間,播撒科學火種
在樂園道地鐵站,志愿者通過講解艾草、薄荷等藥材成分與化學原理,引得觀眾駐足觀看;通過“消失的顏色”等趣味實驗,將氧化還原反應化作直觀現象,讓乘客在驚奇中感受化學魅力。實踐團同步開展的站臺服務,讓更多青春力量融入公共服務。天津科技館內科學家精神宣講、趣味化學實驗與驅蚊香囊制作組成的“科普三重奏”,讓科學精神與東方智慧在互動中傳遞。

深耕社區鄉村,厚植生態理念
在丁字沽街道風貌里、十段社區,實踐團與社區團支部簽約共建平臺。居民在“巧手制香”中探索草藥化學成分,在 “綠色地球”井蓋彩繪中感受環保理念,在游戲中讓童趣成為知識傳播的催化劑,“污水凈化”實驗直觀展現化學技術治污的力量。在西青區第六埠村,實踐團聯合大中小學師生沿著研學點位,在千畝生態畫卷中聆聽《幸福大道上的小故事》,讓“兩山”理論與奮斗精神在鄉土浸潤人心。

立足專業所長,推動產教融合
在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GMP車間,實踐團見證藥品生產從原料檢測到成品出廠全流程,在精密化驗室理解“質量生命線”深層含義。座談會上,校企圍繞“訂單式”培養、技術攻關達成共識,為生物醫藥人才鋪就業通道。在天津中醫藥大學“如意藥嶺”,通過觀察黃芩、連翹形態與成分分析,讓化學專業學生找到“國藥創新”學科支點,為跨學科研究埋下種子。

強化思政引領,講好育人故事
實踐團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點位。在第六埠村田間課堂,讓生態理念與紅色基因在研學中入腦入心;通過社區里“中國道地藥材分布圖DIY”,解鎖地理密碼時傳遞綠色發展理念;在企業走訪中,使行業精神與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形成共鳴。隊員們化身“宣講員”,在社區、鄉村分享實踐見聞,讓化學智慧、國藥文化與生態故事走進更多人生活。

通過此次暑期實踐,實踐團以“專業實踐+文化傳播+思政教育” 為路徑,構建起“從課堂到社會、從理論到應用”的育人鏈條。下一步,化學化工學院將繼續深化校地企合作,讓廣大學子在實踐中增長才干,以化學之力守護綠水青山,以青春之智傳承國藥之美,在服務社會中書寫成長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