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勝勇帶隊赴天津市應急管理局開展調研。雙方圍繞科技賦能安全生產、智慧應急體系構建等內容,就深化校政合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及未來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市應急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王勇出席,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負責人及專業教師代表陪同調研。

座談會上,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主要負責人介紹了學校應急管理學科“十四五”期間的科研成果與創新實踐。她表示,作為天津市擁有安全工程本科教育與安全技術及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在風險監測預警、工業安全智能化、城市安全風險評估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承擔了多項應急管理相關國家級科研項目并獲天津市科技獎勵。陳勝勇在交流中提出“科技+應急”深度融合的三大發展方向:一是構建全域智能感知網絡,依托物聯網、傳感器技術,實現長期宏觀監測與短期局部監測的有機結合,大幅縮短預警響應時間;二是打造AI輔助決策中樞,整合氣象、交通、地質等多源數據,構建覆蓋不同災種的風險評估大模型,有效提高應急決策效率與資源調度準確率;三是升級城市安全數字孿生平臺,通過實時采集城市安全數據進行實時監測預警,輔助城市管理者高效決策,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王勇對陳勝勇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學校的研究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此次交流探討標志著校政合作進入“戰略升級”新階段,聚焦“防范重大安全風險,建設韌性安全城市”戰略目標,同向發力、合作共贏。雙方要以應急管理發展規劃為契機,共同打造“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應急管理協同新范式,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動態對接應急管理需求與科研攻關方向,為天津市建設“韌性城市”提供堅實科技保障,為譜寫新時代應急管理事業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